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靖西市委、市政8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指导监督下,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按照中央、自治区、百色市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六个年”活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以实现靖西脱贫摘帽为首要任务,着力推进扶贫、边贸、旅游、城建“四篇文章”,打牢工业、农业“两大基础”,全市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平稳发展。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消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达到或超过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初步预计,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实现财政收入23.01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3亿元,增长8.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300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295元,增长1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城镇新增就业28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控制在4%以内。
靖西市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 |||||||
指 标 名 称 | 计算 单位 | 2019年预计目标 | 2019年预计完成 | 与年度目标相比 |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 9.0 | — | 8 | 有差距 |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5.0 | — | 3.3 | 有差距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9.3 | — | 9 | 有差距 |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 | 8.6 | —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10.0 | — | 7.2 | 有差距 | |
二、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9.0 | — | 11 | 超额完成 | |
三、财政收入 | 亿元 | 23.01 | 6 | 23.01 | 6 | 达到预期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5.11 | 8.6 | 15.85 | 13.99 | 超额完成 | |
四、全部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74.9 | 14.4 | 168 | 7.2 | 有差距 |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73 | 15 | 165 | 7.4 | 有差距 |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 11.0 | 37.3 | 8.5 | 有差距 | |
六、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150 | 15.0 | 160 | 20.2 | 超额完成 | |
#出口总额 | 亿元 | 128 | 14.0 | — | — | — | |
进口总额 | 亿元 | 22 | 17.0 | — | — | — | |
七、旅游接待人数 | 万人 | 850 | 16.0 | 968.66 | 28.89 | 超额完成 | |
#旅游总消费 | 亿元 | 93 | 14.0 | 109.95 | 34.75 | 超额完成 | |
八、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2000 | — | 2000 | — | 达到预期 | |
区外到位资金 | 亿元 | 90 | — | 72.87 | — | ||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 | 6.5 | 30300 | 6.5 | 达到预期 | |
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1.0 | 11295 | 10 | 有差距 | ||
十一、人口,城镇化和就业 |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 人 | 2250 | 2806 | 6.5 | 超额完成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 | 控制在4%以内 | — | 2.78 | 超额完成 |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 | 1.5 | — | 2 | 超额完成 |
(二)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攻坚,助推项目建设提速。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政策(决策)学习落实年”等活动,采取强服务抓工期、赶进度保质量等措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3个补助资金2.06亿元,争取到乡村振兴项目20个补助资金7812万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70个,完成投资62.11亿元,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0.11亿元,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184.4%;百色市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16亿元,占百色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74.5%。
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主要有,交通项目:果乐至龙临二级路、吞盘至南坡公路、靖西至孟麻(禄峒至孟麻段)二级公路等项目。工业项目:天桂铝业250万吨氧化铝一期80万吨氧化铝项目、信发铝电1号赤泥库扩容工程和禄峒东矿段矿山采选项目、华银陇峒排泥库工程、广西裕能新能源材料年产1.3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项目、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返乡农民工扶贫创业园(C区)项目等项目。城建和房地产项目:乒乓主题体育公园、靖西市新靖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碧桂园一期工程、狮子山路东延长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老乡家园)等项目。旅游商贸项目:旅游集散中心、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锦绣古镇、鹅泉至旧州漂流及绿道项目、东盟五洲边贸城、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等项目。科教文卫及机关事业项目:靖西市外国语实验学校、第二中学北校区扩建工程、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综合档案馆等项目。农林水及其它项目: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万头母猪繁育产业扶贫基地、蕲艾全产业园建设项目、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项目等项目。
靖西市2019年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交通项目 | 新开项目:三合至那万公路(三合至南坡段)等4个; 竣工项目:龙邦那西连接线、靖西至孟麻(禄峒至孟麻段)二级公路、吞盘至南坡公路等4个; 预备项目:G219靖西安宁至湖润、G359化峒至靖西、五隆经鹅泉至旧州等7个。 |
工业项目 | 新开项目:道百岁生物科技及生态果蔬加工项目、返乡农民工扶贫创业园(C区)项目等17个; 续建项目:华银矿业有限公司陇峒排泥库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园一期等5个; 竣工项目:竣工项目:广西裕能新能源材料年产1.3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项目、信发铝电有限公司禄峒东矿段矿山采选项目和1号赤泥库、铝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等12个; 预备项目:靖翔银湾铝业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项目等9个。 |
城建和房地产项目 | 新开项目:乒乓主题体育公园、靖西市新靖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碧桂园一期工程、长丰国际、龙潭路南延长线等21个; 续建项目:百祥路、万城国际、天隆·伴山江湾、大西南农机汽配城等13个; 竣工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老乡家园)、新天地商住项目(龙潭商业中心)、龙潭高峰商住小区等9个; 预备项目:“乡村振兴计划”示范点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市内环路(宾山路-狮子山东段)等17个。 |
旅游商贸项目 | 新开项目:鹅泉至旧州漂流及绿道项目、东盟五洲边贸城、金紫荆酒店、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项目等6个。 续建项目:绣球城、长丰国际大酒店、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锦绣古镇、乐活•中药城、云天城、小城故事、旅游集散中心等10个; 预备项目:孟麻边民互市贸易市场。 |
科教文卫及机关事业项目: | 新开项目:靖西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民盟百色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项目、人民医院异地建设项目、金杜鹃幼儿园等13个。 续建项目: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等3个; 竣工项目:第六中学、第七小学、第九小学等6个。 |
农林水及其它项目 | 新开项目: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广西循环生态草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等8个; 续建项目:蕲艾全产业园建设项目、食用玫瑰种植示范园等2个; 竣工项目: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万头母猪繁育产业扶贫基地建设项目、第三期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等4个; 预备项目:城区河湖连通工程。 |
(三)着力补齐短板增强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年度目标任务,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等工作短板弱项,确保脱贫攻坚战大获全胜。经过开展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双认定”,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36712人,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66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全市“九有一低于”指标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靖西脱贫攻坚成效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全区大石山区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全区边贸扶贫现场推进会、全区住房安全保障战役现场推进会、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现场推进会等5个省级现场会先后在靖西召开。构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合作社+致富能人+贫困户”五方联动产业发展机制,全市共有3.54万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产业覆盖率96.9%。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建成老乡家园、新瑞小区、德爱小区等集中安置点,全市累计完成搬迁安置贫困人口23428人,完成“十三五”期间贫困户搬迁任务23389人的100.2%。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4.59亿元,安排本级财政资金2.58亿元。企业和社会组织捐助资金累计达1.8亿元,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2亿元。争取到深圳市龙岗区财政帮扶资金6369万元和社会帮扶资金4039.7万元。建成通屯道路11条29.31公里、产业路405条574公里,100%的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屯通硬化路,群众出行条件全面改善。全力推进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4508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41处,解决4.3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涉及64个贫困村4145户贫困户17474个贫困人口。完成农网改造280个村。
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边境贸易持续增长。
加快推进龙邦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产业园、中越加工产业园(岳圩)、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建设。国检试验区受理中心和监控指挥中心主体建设有序推进。龙邦边民互市贸易区、岳圩口岸互市点、新兴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孟麻互市点建设积极推进。龙邦口岸进口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通道,上升到国家层面推进。广西靖西万生隆有限公司设立境外投资公司。引导17个合作社与试点企业合作,鼓励抱团投资新办或入股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购销及服务,实现增收致富,助推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升级。组织边民成立151个互助组从事互市货物装卸运输,实现增收致富,助推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升级。加大外贸企业扶持力度,兑现扶持奖励资金达234.59万元。预计201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60亿元,增长20.2%。
(五)多措并举发展全域旅游,旅游产业释放活力。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抓好旅游项目建设,科学谋划旅游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不断巩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成果。创建星级酒店6家、A级景区9家、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星级农家乐5家、民宿36家。有序推进锦绣古镇、绣球城、鹅泉至旧州漂流及绿道项目、靖西•小城故事新概念美食城、长丰国际大酒店、旅游集散中心等6个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其中锦绣古镇一期、旅游集散中心一二期、绣球城美食街全面竣工,鹅泉、旧州等景区景点品质持续提升。加快以国际绣球城-龙潭湿地公园-绣球体育馆-小城故事-锦绣古镇-旅游集散中心为片区的新型城市会客厅建设,统筹布局旅游新格局。“广西全域旅游直通车”平台建设完成网点选址5处。锦绣古镇旅游景区、小城故事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靖西市获2019年度广西十大最美县域荣誉,综合竞争力强化旅游宣传力度,开展各类旅游专题推介活动借助新春民俗文化旅游节、壮族三月三歌节、2019靖西边境国际马拉松赛等大活动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依托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靖西整体形象宣传。借力央视传媒影响力传播推广靖西旅游资源,不断提升靖西旅游对外话语力度。2019年旅游总人数968万人次,增长28.89%;旅游总消费109.95亿元,增长34.75%。
(六)全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靖西市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完成靖东4A级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项目9个,总投资约3.2亿元,大丘路、吉祥路、幸福路西延长线等工程竣工验收,百祥路、长旺路、德爱南路、德爱北路、龙潭路南延长线、狮子山路东延长线等项目正加快推进。靖西市新靖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宝珠安置点、那足安置点、那耀安置点,靖西市新靖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二期)等4个棚户区改造安置点项目开工建设,开工套数达586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国家任务。推进镇村建设工作,开工建设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项目和化峒镇八德村雷屯-云屯-贺屯片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以新靖镇河阳村下那足屯为全市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活动示范点项目稳步推进,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19个乡(镇)党政机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四上”企业上规入统工作全力推进,完成了1家建筑业和5家房地产企业入统。2019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共57.36万平方米,销售总额共27.54亿元。启动“数字城管”平台,对城市进行精确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打击“两违”活动工作,全年共除“两违”建筑物共108宗,拆除建筑面积共11192㎡,市容市貌不断得到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七)发挥铝锰产业主导作用,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积极推进铝“二次创业”,华银铝业恢复五条生产线生产;天桂铝业一期工程年产80万吨氧化铝、信发铝电扩建年产10万吨铝杆等项目竣工投产;百银铝业年产8万吨铝型材项目、汇楹铝业年产3万吨高端装饰铝材、龙涛铝业年产10万吨工业与建筑铝材加工等项目成功落地,预计铝产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2.31亿元。加快锰产业转型升级,湘潭电化年产2万吨高性能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竣工投产;百矿集团重组并购一洲锰业年产3万吨和原华荣锰业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实现达产满产;裕能新能源材料年产1.3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项目竣工投产,预计锰产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2亿元。多样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加大销售力度等方式,企业效益逐渐回暖,建立桑蚕种养分离点,建设桑芽茶项目,延伸桑蚕产业链。梁鹏贸易道百岁山楂酒品种更加丰富,成为广西名牌产品,酸野、香粽等产品持续畅销,进一步拉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多元化。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65亿元,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
(八)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重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扶持海升集团、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等三个龙头企业1728万美元,增强企业对扶贫产业的带动能力。桑蚕、水果、烤烟、养殖“三种一养”农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全市粮食预计完成播种面积19.69万亩,产量20.06万吨。烤烟移栽面积6.95万亩,烟叶收购9.65万担,产值1.25亿元,烤烟产量效益连续17年排在全区第1位。新种桑园2.92万亩,桑园总面积发展到17.6万亩,鲜茧产量718.3万公斤,产值达3.17亿元。新种水果1.3万亩,全市水果面积达16.9万亩以上,产值达2.68亿元。新种糖蔗面积0.93万亩。中草药种植面积1.2万亩,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板蓝根、蕲艾、山豆根、生姜、广藿香等。商品蔬菜达6.05万亩,产值1.82亿元。生猪出栏21.94万头,肉牛出栏2.83万头,羊出栏3.98万只,全市肉类产量2.75万吨。“5+2”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35374户达96.9%,66个计划预脱贫村“3+1”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均达到90%以上。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年内完成创建1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4个乡级、98个村级农业示范园(点),5个县级脱贫奔康产业园示范片,57个乡级脱贫奔康产业园,有效带动了全市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完成83.5万亩,颁证率95.2%。完成全市291个行政村(街、社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宁乡果布村生态养殖小区、南坡乡书力村弄芒屯人畜分离、2019年度农村“厕所革命”、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基础不断夯实。第二批内置金融试点11个村已完成登记注册,自筹股金685万元,已发放互助金148万元。预计农林牧渔业增长3.3%。
(九)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有效提升。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及广西左右江流域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工作。开展“双随机”抽查、汛期环境安全排查工作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饮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等区域环境,维护环境安全稳定。实施近4万户改厕改厨改圈、2000多个自然屯绿化和硬化工程。建成5个片区中心污水处理站,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超过90%。加强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下雷河弄欣断面水质氨氮超标问题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建设中。顺利开展“费改税”的复核工作。开展土壤涉镉等重金属排查及企业节能审查,完成了体育公园、湘潭电化年产10000吨电池级磷酸铁材料扩建等项目的节能审查。实施退耕还林、矿区复垦、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新造和改造油茶林9000亩,义务植树造林50万株,实施矿山土地复垦复绿1500亩。据初步预计,我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能源消费增量2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
(十)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强抓学校建设,靖西市外国语实验学校、第九小学、第六中学、二中北校区等4所新、扩建学校投入使用。优化学校布局,撤并吞盘、壬庄、武平等3所初中集中到第六中学办学,全市初中由25所精简到17所,教学点由143个精简到84个,教育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全市17所乡镇公办幼儿园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打好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战,秋季学期共安排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1593人就读配套学校;成功劝返辍学生350人,143名辍学建档立卡贫困子女全部回校复学或得到妥善安置。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新跨越,上一本线人数排在百色市县级第二位,达到150人,上二本线以上1613人,创造历史最好记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52所,在校学生6.95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8%。
医疗卫生:持续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岳圩、壬庄、安宁、南坡、安德、武平、果乐等7个乡镇卫生院县域医共体建设,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医共体建设达100%。稳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17万人已全部签约,签约覆盖率100%,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100%。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了岜蒙、荣劳、新圩、大甲、三合、大道等6个卫生院业务用房的主体工程;全市282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52个,21个村卫生室属于危房重建和9个村卫生室的维修已经全部完工。不断优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全市出生人口数为5711人,自然增长1932 人,自然增长率为 2.88‰。
社保就业:与深圳龙岗区联合,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举办现场招聘会、远程招聘会7场,累计转移区外就业981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969人;认定扶贫车间52家,带动就业6712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人社部门组织各类培训共63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2614人),其中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28期,培训对象6148人(次);区内“两后生”中期职业培训共125人;劳务协作培训共94人(其中参加无人机操控与驾驶培训15人;参加粤菜师傅培训班2期共33人;参加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技工教育46人)。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预计参保人数37.01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1.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37.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7.8%。新开工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23个,参保率100%。累计完成社保卡制卡54万多张,完成全年制卡任务数的113%。
文化体育广电:推动文化惠民,健全村级文体设施,为安德镇平莾村、龙临镇百鲁村等26个贫困村公共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体育健身器材;实施公共服务工程,282个行政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篮球场、戏台)、行政村办公场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开展“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8个村级服务站、4个乡镇机房,114个行政村光缆联网,为7000户贫困广播电视用户免费发放安装7000套“广电云”户户用设备。全面落实公共文博场所免费开放,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每年免费开展活动60次以上,每年开展活动达到20次以上。通过送戏下乡的形式、组织开展141场文艺惠民演出。开展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体活动,举办首届“亲近古籍,传承文明”暨全民阅读活动大型图书巡展、靖西市民间收藏文化艺术交流展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丝路杯”中国-东盟乒乓球赛;完成全国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申报工作,厚植壮族传统文化内涵,市民文化生活得到丰富提升。
电商: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扶贫”模式,农产品上行成效显著,2019年电子商务累计网络零售额达到1980.51万元,增长59.1 %。网购累计金额达到27287.5万元,环比增长6.1 %;已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95人,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销售总金额108.57万元,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总金额35.66万元。
2019年,我市经济社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约重大项目推进的问题依然突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一些重大项目推进未达到预期。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推进缓慢。没有一家铝精深加工竣工投产,资源型的铝工业没有改变。
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冷冻、深加工空白。
四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消费的大环境尚未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有待增强。
五是边贸进出口额受政策影响很大。边境加工业起步较慢,外贸企业对政策的依赖程度高。
六是节能形势严峻。大部分工业是资源型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均拉高全市能耗总量。
二、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指导和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着力推进“四篇文章”、打牢“两大基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财政收入23.7亿元,增长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115万人次左右,增长15%左右;旅游总消费126亿元左右,增长15%左右。
——外贸进出口总额约185亿元,增长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力争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百色市下达指标以内。
——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靖西市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计划目标(草案) | ||||||
主要经济指标 | 计算单位 | 2019年预计完成 | 2020年预期目标 | |||
总量 | 增速(%) | 总量 | 增速(%)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 8 | — | 8.5 |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3.3 | — | 6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9 | — | 8.8 |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8.6 | — | 8.8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8.6 | — | 8.8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 | 7.2 | — | 8.5 | |
二、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11 | — | 12 | |
三、财政收入 | 亿元 | 23.01 | 6 | 23.7 | 3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8.85 | 13.99 | 15.71 | -1 | |
四、全部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68 | 7.2 | 180 | 7.1 |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65 | 7.4 | 177 | 7.3 |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7.3 | 8.5 | 40.66 | 9 | |
六、外贸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160 | 20.2 | — | 15 | |
#出口总额 | 亿元 | — | — | — | — | |
进口总额 | 亿元 | — | — | — | — | |
七、旅游接待人数 | 万人 | 968 | 28.89 | 1115 | 15 | |
#旅游总消费 | 亿元 | 109.95 | 34.75 | 126 | 15 | |
八、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2000 | — | — | — | |
区外到位资金 | 亿元 | 72.87 | — | 50 | — | |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0300 | 6.5 | — | 7 | |
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1295 | 10 | — | 10 | |
十一、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 人 | 2806 | 6.5 | 2800 | — |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20年在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上,将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强化项目申报工作和争取更多的项目建设资金、用地等为基础,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2020年计划推进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31个,项目总投资507.5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2.08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项目31个,续建项目43个,预备项目41个。按产业分:交通13个,计划投资2.05亿元;工业33个,计划投资18.64亿元;城建和房地产53个,计划投资23.19亿元;旅游商贸13个,计划投资11.33亿元;科教文卫及机关事业13个,计划投资5.81亿元;农林水及其他6个,计划投资1亿元。
靖西市2020年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交通项目 | 新开项目:乐村至安宁、新圩至大甲、旧州至壬庄等3条公路; 续建项目:果乐至龙临公路; 竣工项目:吞盘至南坡、三合至那万等2条公路; 预备项目:通灵互通至岳圩口岸、S307田阳坡洪至那坡坡荷(靖西段)、五隆经鹅泉至旧州、G359化峒至靖西等6条公路。 |
工业项目 | 新开项目:百银靖西年产8万吨铝材项目、残极炭块循环回收加工利用项目等4个; 续建项目:天桂铝业有限公司250万吨氧化铝、一洲锰业年产10万吨新能源汽车专用高纯度硫酸锰、返乡农民工扶贫创业园(C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园一期等10个; 竣工项目:新荣污水处理厂工程、返乡农民工扶贫创业园C区路网工程(K、C、J、I线)、铝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等7个; 预备项目:大湾区—广西跨境农业及食品综合科技产业园、靖翔银湾铝业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百银铝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铝型材、信发公司大甲矿山工程(第三选矿厂)等12个 |
城建和房地产项目 | 新开项目:合隆·帝景豪庭、世邦·领秀城一期、靖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百祥路(西段)等11个; 续建项目:乒乓主题体育公园、大西南农机汽配城、碧桂园、龙潭路南延长线、狮子山路东延长线、长旺路、长丰国际等19个; 竣工项目:银山颐园商贸城、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等4个; 预备项目:第二污水处理厂、龙临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禄峒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太极路北段、金山街道路改造工程等19个。 |
旅游商贸项目 | 新开项目:金紫荆庄园大酒店、龙邦口岸污水处理厂等2个; 续建项目:鹅泉至旧州漂流及绿道项目、锦绣古镇、东盟五洲边贸城、富安国际商贸城、云天城、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乐活·中药城等9个; 竣工项目:长丰国际大酒店 预备项目:万生隆园区主入口市政工程 |
科教文卫及机关事业项目: | 新开项目:市人民医院异地建设、强制隔离戒毒所、幸福广场幼儿园、金杜鹃幼儿园、靖西学生营养餐中央厨房配餐中心等7个; 续建项目: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楼、北师大附中(京师外国语靖西实验学校)等2个; 竣工项目:那耀小学扩建工程; 预备项目:民盟百色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公安局城郊派出所迁建等3个。 |
农林水及其它项目 | 新开项目:靖西市城区河湖连通工程、2020年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4个; 续建项目:安宁乡果布村生态养殖小区、广西循环生态草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 |
1.抓好项目谋划。进一步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着力在教育、卫生、交通、口岸、扶贫、生态建设等领域,高标准谋划和编制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全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加快构建比较完备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2.加快项目推进。争取新开百银靖西年产8万吨铝材项目、靖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隆·帝景豪庭、靖西市人民医院异地建设项目等11个亿元项目施工建设,抓紧抓好续建靖西市返乡农民工扶贫创业园(C区)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园一期、靖西市乒乓主题体育公园等30个亿元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竣工银山颐园商贸城、靖西市长丰国际大酒店2个亿元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量。
3.破解项目瓶颈。全面梳理分析项目推进的存在问题,
解决制约重大项目的瓶颈问题。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要素保障问题。按照同类问题或共性问题、用地审批问题、征拆问题、资金问题进行归类,制定对应解决措施。二是坚持结果导向,分级解决制约重大项目推进问题。对确属本单位层面协调解决的事项,通过定期召开项目现场会、专题会、协调会等形式直接解决。对本单位无法协调解决的事项,提请市领导协调解决。
(二)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巩固脱贫摘帽成果。
继续按照年度脱贫摘帽目标,进一步加强“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攻坚战,确保年度脱贫目标村、户切实达到“十一有一低于”、“八有一超”脱贫标准,确保剩下的33个贫困村和7944个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摘帽,与全市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小康。
继续打好项目建设、易地搬迁、内生动力、产业扶贫、集体经济、就业扶贫等“六场硬仗”。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边贸扶贫、生态扶贫、危房改造等工程。抓好财政整合资金等各项扶贫项目建设,补齐贫困村屯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强化控辍保学力度,确保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基本医疗保障“198”政策,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兜底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等医疗保障服务,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扫尾工作。加快老乡家园建设,优化小区环境,强化小区管理,提高小区入住质量。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和就业扶持工作,加快推进深圳龙岗-百色靖西等扶贫产业园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企业进驻园区,提高搬迁人口和贫困人口就业率。抓住国家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持续做好边境一线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夯实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基础。突出抓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加快扶贫车间建设,多渠道多方式,促进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加大定点帮扶力度,提高深圳龙岗对口支援靖西扶贫协作水平。
(三)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多渠道筹集资金,狠抓边贸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作用,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利用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实现沿边公路等级提升,交易仓储设施扩建,互市贸易设施配套等,不断完善各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商贸物流、边境贸易、电子商务等重大项目库,统筹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着力抓好万生隆国际物流园区、岳圩口岸建设以及“靖西·东盟五洲边贸城、富安国际商贸城”前期筹划、招商引资、开工建设,动态跟踪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竣工项目企业入统,大力培育新增长点。
2.加快开发开放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深化万生隆边境贸易集聚区建设,完成配套功能;继续跟进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获得国家批复。推动龙邦口岸一般贸易区、新兴边民互市点尽快运营。
3.深挖外贸潜力,大力发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加快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落地加工区建设,继续推进边民组建边贸合作社,引导边民抱团开展互市,继续推进“边贸合作社+落地加工企业”,引导边贸合作社与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签约协作,推动互市商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活跃边境经济,留利边境,造福边民。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四)加快城建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入推进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城市。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1.着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继续推进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项目、化峒镇八德村雷屯-云屯-贺屯片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和以新靖镇河阳村下那足屯为全市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活动示范点项目,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推进宝珠安置点、那足安置点等5个安置点及1个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新开工百祥路(西段)、太极路北段、德爱规划三路等项目。
2.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健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机制,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严整机动车乱停乱放和不按规定行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严格城市建设规划执法,实行群防群控网格化巡查,确保“两违”建筑零增长。
3.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把产业发展贯穿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就业,为靖西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迁入城镇落户的条件,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搬迁对象的职业技能和谋生能力,加强就业培训,拓宽移民就业安置渠道。三是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多规合一”,做好城区片区组团规划。结合全域旅游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业态和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推进一批市政基础工程建设,抓好重点街区景观规划。四是不断完善城镇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
4.推进撤乡设镇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加快同德乡、南坡乡、新甲乡撤乡设镇申报工作。积极推进设立康城街道办等相关工作。
(五)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2020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力度等工作,努力建成一个城区景城一体、山水共荣的“锦绣靖西”。
1.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一期、二期和国际绣球城一期美食街投入使用。继续推进旧州-鹅泉漂流和滨河绿道项目、锦绣古镇、金紫荆酒店等6个在建旅游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同时,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2.加快构建四大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立足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浓郁的边关特色和民族风情等特点,打造靖西精品旅游线路,挖掘壮民族特色人文。推进“旅游业+”战略,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农业等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观光游”“康养游”“文化游”“边关游”四大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3.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加大旅游策划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承办一批全区全市重大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旅游博览会、旅游推介会及旅游商品交易会,不断扩大我市旅游宣传推广区域,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依托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靖西整体形象宣传。积极与周边地区建立营销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共推、游客互送。力争全市旅游接待量、旅游总消费增长15%以上。
(六)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2020年,我们将深入实施的“千企技改”,继续推进“企业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开展“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和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锰铝等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市工业产业结构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力争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7.1%,工业增加值增长8.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
1.继续推进铝产业“二次创业”。进一步强化对信发铝业公司、天桂铝业公司、广西华银铝业公司生产原料、电力等要素的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380万吨氧化铝生产达产满产;推进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铝杆、靖西鲁桂铝业有限公司铝合金圆铸锭项目实现达产;进一步靠前服务,建立专门项目服务小组,推进百银铝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铝材项目、佛山汇楹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端装饰铝材项目和湖北龙涛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工业与建筑铝材加工项目建设,争取年内竣工投产,使我市铝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延伸、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价值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形成“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精深加工”完整产业链和“上下游一体化”产业模式,实现铝产业“二次创业”。
2.继续推进锰产业转型升级。在确保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等传统锰加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推进锰企业向新能源材料加工转型,推进靖西湘潭电化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高性能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裕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3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项目达产满产;推进湘潭电化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磷酸铁扩建等项目建设,使我市锰产业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市工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继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大靖西工业园区、深圳龙岗-百色靖西扶贫产业园、万生隆扶贫产业园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园区基础设施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重新修订颁布《靖西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园区招商引力度,特别是在铝锰精深加工、边贸落地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方面,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到各园区落户,推进我市工业向多元化发展。
4.加大小微企业培育力度。落实上规优惠政策,抓好企业培育,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培育力度,重点推进一批扶贫车间、农产品加工及建材等小微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拓宽销售渠道、争取专项资金扶持、优化融资服务等有效措施,促其早日上规入统。
(七)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2020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3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0处,屯内主干道硬化47条,新建产业道路412公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着力提升各级各类农业核心示范区,年内力争创建1个市级农业核心示范区,9个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110个村级现代农业示范点。
粮食:充分利用2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成果,巩固粮食核心产能,继续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改革。因地制宜推广间套种技术,提高粮食复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商品蔬菜:加大蔬菜产业的招商力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大扶持投入,在龙潭河、庞凌河流域的新靖、化峒、新甲等乡镇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商品蔬菜基地,带动全市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加大贫困户种植商品蔬菜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产业扶贫覆盖率。全市商品蔬菜计划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12万吨。水果:继续加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举办和参加果品展销会、交易会,提高我市果品影响力和知名度。计划水果新种面积3万亩以上,其中以优质沃柑、脐橙为主的柑橘类水果发展种植2万亩,全市水果面积达2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5万吨,总产值3亿以上。甘蔗:加强技术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力争增产降本提效。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分点进行现场指导。计划新种甘蔗面积1万亩,产量14万吨。桑蚕: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改善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条件,提升蚕农种桑养蚕技术水平,实施桑蚕“种养分离”示范点8个以上,辐射带动面上桑蚕产业的发展。全市新种桑园面积2.4万亩,鲜茧总产量750万公斤,产值达3亿元。烤烟:加大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专业化精益烘烤等技术,提高烤烟产量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增强烟草农机站力量,加大机耕服务力度,不断拉长农机服务链。加快标准化烟站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好渠洋、安德两个标准防雹作业点建设,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制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烤烟种植面积7.5万亩,烟叶收购量18万担。
中草药:发挥企业优势,狠抓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佰和明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区、蕲艾项目种植示范、橘红基地建设。继续推进“靖西药王谷”、艾叶制品厂项目建设工作。一抓好中草药种植管护工作,进一步扩大山豆根等道地药材的种植规模。新种植中草药面积1万亩。
特色养殖产业:发挥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争取实现猪仔、肉猪年出栏100万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牛、养羊等草食动物产业。全市肉类总产量3.2万吨,增长6%;水产品产量增长4.5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八)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设项目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控“两高一剩”新项目,从源头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规定。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消化我市铝锰两大产业产生的废渣,减轻环保压力。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治理岩溶面积49.7平方公里,其中治理石漠化面积19.9平方公里。继续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节能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节能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矿区土地复垦,深入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抓好巩固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沼气池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全面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巩固提升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活动成果,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三改”“六提”“三增”工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便捷性。继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推行“林长制”,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2020年计划新造和改造油茶林2000亩,封山育林3万亩。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百色市下达指标以内。
(九)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做好新建第三高中各项前期工作,壮大靖西中学百年名校声誉,将靖西民族高中建设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通高中教育,重点支持靖西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发展。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分批推进村屯级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总量,全力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20条底线”未达标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全力推动教育脱贫攻坚。
医疗卫生:继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着力解决医保报销最后一公里以及“一站式”系统结算问题,全面落实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需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重点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结合推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成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达标、基层医疗卫生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加强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管理,切实减轻病患者的负担。
就业社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门式”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新系统的升级使用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问题。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深化深圳龙岗区结对帮扶转移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及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3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1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2万人以上。
文化体育广电:继续加强边境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开展易地搬迁老乡家园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持续组织文化志愿者下基层服务,切实把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惠及百姓。能融尽融,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开展2020年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组织承办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乒乓球赛等,进一步催发文化+体育+旅游经济辐射效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力度。
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村屯水泥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巷道硬化、给排水、垃圾处理、“改厕改厨”、电网改造、光纤进村入户、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林业植被恢复工程。认真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文件下载: